如果能有那張長椅,能有蟲洞書簡,我也許會這麼說:這麼多年之後我未曾忘卻,但不再逃避,那些憂傷我都說出來,也寫出來了。 《草莓與灰燼》一書分別以五個篇章集結,從<浮世>到<盡頭>,作家房慧真以看似旁觀者的冷淡凝望,實則在腦海裡翻騰著的掙扎描寫出一本能夠讓人「看見」的散文集,她看見城市角落中的眾生,看見旅行的細微處,看見童年與自己,更看見了世界。書中散文描寫篇幅不長,字句間直白並袒露,理智的文字裡也依稀能感受到作者溫柔的感性,也往往得以在每一篇散文間挖掘出那一個個完整而鮮活的「裸命者」,
「台灣不只是享有海鮮王國的美譽,也能夠真正成為一個懂得海洋文化的海洋國家。」 四面環海的台灣,因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在餐桌上都能看見海產的蹤影,不論鹹水、淡水魚類,台灣人對於海產料理總是有多樣的烹調方式,而若是問起這些被我們吃下肚的食材,很多時候大家都對其一知半解,在《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台灣海產的身世》一書中,則讓這些困惑有個解答,作者曹銘宗探索台灣海產常見的俗名起源,搭配文獻記載,並透過插圖描繪,讓讀者對這些水中族類有進一步的認識。 透過閱讀《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台灣海產的身世》,下一次的餐桌上若是看見某個魚種,或許還能夠藉此向他人科普,在吞吃入腹的同時,讓我們都能夠更了解這些海產料理。
小小的海螺在他腳邊繼續攀爬,摸索前進,拖拉著牠的殼穴,緊貼著細細的海沙,爬向黯淡幽冥,遠方在四周迴旋飛舞,只有牠知曉去向。 《拾貝人》一書中共有八篇獨立的短篇小說,小說中各自述寫了與自然相關的內容,每篇故事中皆能看見作者對於自然環境的生動描繪,透過文字將景色如實的呈現在讀者眼前。首篇〈拾貝人〉書寫了一名獨自生活的盲眼貝類專家,因為一次意外使充滿劇毒的芋螺咬傷一名感染了瘧疾的病患,而後出乎意料的使患者痊癒,自此之後拾貝人的生活開始遭受來訪者的打擾,希望他能透過芋螺拯救他們。 《拾貝人》一書中能夠看見的不只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更能看見主角們價值觀的碰撞,像〈獵人之妻〉中的獵人與其擁有神奇感應能力的妻子,對於觀看世界角度的不同,造就出兩人之間的隔閡。作者對於自然的靈活描寫,足以使人融入在理解貝類的樂趣、廣袤的山林等世界,同時身歷其境在故事中。
而我發現我的力量亦是微小,在時間前、在她的衰退前,都是撐不起她的。 《恆河沙數的我和她》描述出作者陳凱琳與其祖母間的點點滴滴,大瓜厝裡的日常被緩緩講述,雖然作者書寫的是與祖母相處的時光,在讀者眼中,卻也能夠憶起與家人相處的當年,好像我們也同樣成為這恆河沙數中的每一位「我」。書中散文充滿溫馨而真摯的內容,將種種歲月裡的片段包裹在文字間,使我們得以探觸到動人的故事,那些被記錄下的,只要沒有遺忘,往往都能夠成為永恆。 《恆河沙數的我和她》將故事承載進日常生活的物質,在信仰、節日、西瓜與其他所被熟知的物,讓讀者在閱讀時也能因此勾起一連串的回憶。邀請您不妨一起跟著此書沉澱心緒,將舊日的時光好好收藏。
「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願意陪我一起,走進地獄裡,那時,地獄也變得不像地獄,地獄變成了可以重逢的地方。」 《親愛的共犯》是本長篇推理小說,裡頭擁有的是對「家」的議題深刻探究,書中自女警周小詠的視角切入,對被害人與加害人之間的關係進行辯證,隨著故事發展,逐漸揭露了受害與加害的一方不似眼前所見的悲哀;此外,小說中也談及到愛的多重面向,親情、友情、愛情,在橫跨歲月的育幼院裡相識的孩子們建立起的情感,多年以後因為命案再次產生連結,共犯間全然的信任更源自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愛面前,不論是誰,想必我們都會有這麼一位願意為此鋌而走險的人,為了所愛之人,我們又能夠奮不顧身到何種地步、是否又願意做他的共犯呢?
江敬業老師是南臺灣交響樂團首席,不但拉得一手悠揚的小提琴,他還形容自己是無可救藥的城門迷,16歲便開始走踏臺灣各地,尋找古城的蛛絲馬跡,後來他還成了空拍好手,同時以空中及陸地的視角拼湊古城的歷史,音樂、古城、空拍,斜槓再斜槓,是江敬業老師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屏東舊名阿猴,您對阿猴城了解多少,這次老師將帶我們重回1836年阿猴築城的年代,想像兩百年前阿猴城的樣貌,特別的是,老師也會在分享會中以悠揚的小提琴樂聲,向阿猴城致敬。
《花甲男孩》全書由作者楊富閔敘寫的九篇小說集結而成,並於2017年改編為電視劇。小說與電視劇版本略有不同,書中描述的是九個家庭中各自的人生,儘管背景不一,卻都處處圍繞在相同主題。 本書透過輕鬆詼諧的語調,描述起生死與離別的故事,儘管悲傷卻仍能因此而深深感動。此外,作者楊富閔在白話文裡加上了不少臺語,閱讀咀嚼的過程中,文字彷彿成為一位說書人,以流暢的國臺語混合,述說關於家人間的情感,以及那揮之不去且拋不得的家鄉記憶,我們得以透過楊富閔細膩的文字書寫,深入書中角色的戲劇性人生,反觀我們自己的旅途,思索著自身,遙想起過去。 《花甲男孩》點亮了新舊世代的互動,將年輕人與長輩、與家鄉之間的拉扯豐富呈現,不論小說或電視劇,都值得再三回味。
我只歌頌土地,如果我只會當愛一個對象,就是妳──咱的島嶼。 李敏勇是台灣文壇的重要詩人和文學運動者,他的文學創作扎根於台灣的歷史和社會現實,並以詩、歌、散文、小說等多元文類來表達他的思想和情感,他的文學生涯如同一場充滿多樣性和深度的交響樂章。這本書,顧名思義,是李敏勇創作的精華集選,深刻而多元地展示了他的文學藝術。 李敏勇的創作旅程自1960年代末開始,經歷了年少的過敏期和戰後世代創作者的自覺。透過參與笠詩社的啟蒙和洗禮,他立足於戰後世界的文藝動向,開啟了對台灣歷史構造及社會現實的深刻思索。這本書從詩出發,然後走向跨文類創作,包括散文、小說、譯詩與評論等多元文類,將李敏勇的文學成就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文字既有個人情感的流露,又包含對社會關懷的呼籲,彰顯了他積極參與世界的精神,將個人的告白和對社會的批評巧妙結合。 如果你對台灣文學、本土議題、以及深刻的詩歌和文學創作有興趣;或者你想一探李敏勇作品中所蘊含的深意卻不知該從哪一本書入手的話,這本《多音交響.多面顯影:李敏勇精選讀本》就是你的不二之選,讓你能夠深入瞭解李敏勇的文學世界,感受他的詩意魅力和思想深度。
專研台灣史的梁明輝老師,又有新作發表《南島大航海,風潮幾千年——實繪南島民族航海地圖》,全書近9萬字,雖綜整龐大而眾說紛紜的文獻,卻不同於一般史論,而以更平易近人的筆觸完成。受到劉益昌、簡文敏兩位教授,以及舊城協會郭吉清等三位老師寫序推薦。作者敬邀您閱讀此書書,參與臺灣歷史討論與思辨的進程。 8月20日在永勝5號有一場新書發表會,會中還將同時發表為本書而創作的新歌〈海神,獨木舟之淚〉。 主唱:洪孟君 作曲:江敬業 歌詞:梁明輝 歡迎對台灣史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8/20 (日) 14:00~15:30 永勝5號(屏東市永勝巷5號) 入場:每人100元。(可抵書或文創商品) 報名:https://forms.gle/vNLmQMapLps8W64y8
法律不過是觀點。差別只在於,是誰的觀點。 在以犯罪與法律為情節主軸的小說中,觀眾總是期待真相大白,正義彰顯。然而,《八尺門的辯護人》以驚人的方式挑戰了這種預期,將故事推向霧濛混沌的境地,讓我們對「真相」的概念重新思考。 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中,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爭議、情感、以及道德困境的世界,這本書以令人難以忘懷的方式呈現了一位公設辯護人為一名印尼漁工在台灣的殺人案進行辯護的過程。故事不僅僅關乎一宗犯罪案件,它糅合了多種社會議題,包括移工權益、原住民文化、家庭親情、法律知識,以及政治操作、官商勾結、公投與死刑等複雜議題。作者以深入的筆觸將角色的情感展現得栩栩如生,巧妙地將這些議題穿插在劇情中,使讀者在故事中不僅僅是被告知,而是透過角色之間的交互作用自然地理解和關心這些議題。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成影集後廣獲各界好評,小說作家兼導演的唐福睿也表示小說裡描述的回憶,雖有助理解人物的背景、情感,但如果太多就容易造成累贅,拖慢節奏,所以小說許多部分在影集裡大都被刪去。如果你在看完影集後仍感覺意猶未盡,不妨翻開小說,透過文字看看那些沒有演出來的前因後果,閱讀完小說後再二刷影集,說不定你就會發現劇情中你原本沒注意的細節!